前些天,北京延庆一初中的两个熊孩子,对另一个孩子做了件出格的坏事,让人吃惊和愤怒。该怎么处理?我等学生家长不了解学校制度规章,只能作为吃瓜群众观望。近两年这种事时有耳闻,好象我们的校园比从前不安全了。不过工作在一线的老师会平静地说:“熊孩子年年有,今年一样多。”不一样的是如今互联网社交发达,手机遍地。我家小区门口废品回收的老大爷都用微信了,昨天还发了张彩虹照,拍得很好。
停课,写检讨,请家长是免不了的。我上中学的时候学校最严厉的一招是“开除”。现在中小学校好象不能开除学生,这项规定很明智。不然把这么大的孩子轰到社会上,那简直就是为流氓黑社会团伙输送新鲜血液。
想起我曾有位初中班主任,他相信“三岁看大,七岁看老。”他像开了“天目”一样预言:“我知道你们当中哪些将来能考上大学有出息,哪些弄不好会进班房。”听他这么说时大家心里都明白,他指的哪些人是哪些人。
学校的办法能让做错事的孩子真心悔过吗?能抚平受伤害孩子的心灵创伤吗?
对熊孩子出格错误的惩戒学校的办法有限,应该有专业的处理未成年人问题的法律工作者介入。什么样的错受什么样的罚该有明确的法律条款,按律执行。严肃的法律让做错事的孩子认识到问题严重而悔悟,让受害的孩子看到法律帮自己报了仇出了气。事情就此摆平,从此以后都过上“幸福的生活”。
困难的是我们社会对“精神伤害”赔偿一直不够重视。双方打架见了血,可以跟着警察去医院验伤。但“精神伤害”怎么“验伤”不大好办。多是警察调节,双方讨价还价,很不严肃。就象在横店影视基地,那里常年留守着一些群众演员,经常有剧组的人出来吆喝:踢一脚五十,谁去?扇一巴掌一百,谁去?
除了专业法律工作者,还需要专业心理学工作者介入。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取代专业心理治疗和辅导。北京的中小学都有心理课老师,他们应该在学生管理上发挥更大的作用。熊孩子出格行为必有其原因,所处的环境,成长的经历,哪里埋下了祸根,需要心理医生用专业的知识来分析,帮他解开“心结”。弗洛伊德说,“意识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顶端。”那海水掩盖下的巨大的潜意识世界里,到底发生过什么,让心灵失去了平衡。
受伤害孩子更需要心理治疗。怎么治疗我不知道,但他们一定有办法。坏事已经发生,重要的是不要变成更坏。很多刑事案件的实施者往往最初是受害者,这在“犯罪心理学”里有依据,犯罪动机最可能是“复仇”。江湖上爱说:冤冤相报何时了。心理学研究证明,复仇能给人带来强烈心理快感。也许你不信,”连环杀手“有仇家吗?一定有。”反人类罪“呢?更有。德国纳粹,红色高棉,卢旺达种族灭绝,每次都利用了人类的复仇心理。
糟糕的情况可能还有一种,学校为了名声或评优,采用大事化小、小事化了,把事情掩盖过去。那是对学生和社会的不负责。几年前我丢了辆自行车,去派出所报案。警察和气地对我说:我得把您的报案日期写成明天。我们正评选文明社区,数据统计截止到今天。如果把您这件报上去,我们就数据不达标了。
好的一面是,孩子的世界毕竟是孩子的世界,有”时间“这副良药帮助他们。还有强大的”成长动力“,让他们健壮,帮他们跨越各种沟沟坎坎,淡忘曾经的不幸。
我那位初中班主任预言确实准。有人进了班房,有人考上大学,日后走上仕途,还步步高升。不过去年剧情有反转,在”反腐“大潮之下也进去了。这真应了”紫霞仙子“那句话:猜中了开头,没猜中结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