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和小跑的“森林算术”模仿了可汗学院创立人萨尔曼·可汗的方法,这位孟加拉裔美国人可汗先生可是我心中的偶像,真正的超级网红。他从小学的1+2一直讲到大学的解微分方程、概率统计,这是让别的数学老师全都失业的节奏。但实际上美国的数学老师非常欢迎可汗,他们往往一上课先给学生们播放可汗的视频教学,之后自己负责指导孩子们做练习。
我曾上“知乎”网站看大家关于“可汗学院”的讨论,可汗的课到底适不适合推荐给我们的孩子?
—高等数学和中学数学部分尚可,小学部分不适合我们。
—怎么不适合?难道加减乘除也中外有别?1+1=3那不成了“赵老师”的小品了。
—不是说答案对不对。可汗在电脑屏幕上写写画画,划线也不用尺子,那个2和7写的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,是要扣分的。解题过程的书写也不规范。
这真让人沮丧。红遍美国学校的可汗,连奥巴马也指望他拯救女儿数学成绩的可汗,竟然不适合我们的孩子。
有位孩子妈妈对我说,你在“森林算术”里用的方法和孩子老师教的不一样,虽然孩子听懂了你讲的故事,但老师有统一要求,所以很抱歉。
这个确实是“森林算术”面临的难题,我从未请教工作在一线的数学老师们,只是根据对小跑的观察,大致依据课本上的要点,自己设计几句故事和几行算式。我忽略了一点,虽然以后上了中学大学,老师会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,但在小学,老师可能更希望孩子尽快记住计算过程,并熟练掌握直到不出错。老师的办法可能更适合孩子,孩子通常擅长模仿和记忆,而不是理解。
我考虑要不要继续做小视频,方法重要还是原理重要?我想随着后续的学习,小跑面对的复杂公式、定律越来越多,靠死记是撑不下去的。低龄的孩子擅长记忆不擅长理解,但数学的原理只能靠理解。孩子理解的过程需要时间,需要老师和家长的耐心。
怎样算是数学学得好呢?考试得分高的呗。但那指的是哪一次考试呢?本周的周测试,还是期末考试,还是日后中考、高考?有一种现象,有人小学数学成绩不错,但上了初中,尤其到高中成绩越来越差,大家上学时好象都有过这样的同学吧?小学时候貌似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误导了他,之后就越学越不得要领。“总设计师”曾用他的大智慧总结了一条朴素的道理:有些事情看上去是好的,实际是坏的。有些事情看上去是坏的,实际上是好的。
又唠叨废话了,我应该只说算术和故事。可汗的故事还一点补充。“知乎”上有人问,如今遍地都是的创业小伙伴们,你们怎么没有人来仿造个中国的“可汗学院”?就商业模式而言,身为技术精英的可汗没有“创业”。“可汗学院”的所有课程都是免费也不插广告,但接受捐赠。可汗学院是公益事业,是“活雷锋”。